跳至內容

標題

維基詞典,自由的多語言詞典

漢語[編輯]

正體/繁體 (標題)
簡體 (标题)

讀音[編輯]


註解
  • piou1 doi5 - Chaozhou;
  • piao1 doi5 - Shantou。

    釋義[編輯]

    1. 標識於器物或字畫上的題記文字。
      《南齊書‧高帝紀下》:「或枯骸不收,毀櫬莫掩,宜速宣下埋藏營恤。若標題猶存,姓字可識,可即運載,致還本鄉……無棺器標題者,屬所以臺錢供市。」
      宋·周密《齊東野語‧紹興御府書畫式》:「其裝褾裁製,各有尺度;印識標題,具有成式。」
      明·袁宏道《送張西麓之任羅平》詩:「番牒多如篆,蠻歌乍似啼。僻鄉名蹟少,慎勿厭標題。」
      瞿秋白《論大眾文藝‧普洛大眾文藝的現實問題》:「甚至於淫書都標題着『警世之書』。」
    2. 標明著作及其篇章的題目。
      唐·劉知幾《史通‧書志》:「亦有事應可書,宜別標題,而古來作者,曾未覺察。」
      明·唐寅《折桂令》曲:「剛不到數行箋註,幾個標題;早不辨了周書漢史,卻倒讀了者也乎之。」
      巴金《關於<父與子>》:「標題《父與子》就說明小說的內容。」

    翻譯[編輯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