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內容

奕奕

維基詞典,自由的多語言詞典

漢語[編輯]

寫法[編輯]

規範字簡化字):(中國大陸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)
傳統字(中國大陸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)
國字標準字體(臺灣)
香港標準字形(香港、澳門)

讀音[編輯]


釋義[編輯]

  1. 高大貌。
    《詩‧大雅‧韓奕》:「奕奕梁山,維禹甸之。」
    毛傳:「奕奕,大也。」
    唐·沈佺期《從幸香山寺應制》詩:「南山奕奕通丹禁,北闕峨峨連翠雲。」
  2. 盛貌;眾多貌。
    《文選‧左思<吳都賦>》:「締交翩翩,儐從奕奕。」
    呂向註:「奕奕,盛貌。」
    《文選‧謝惠連<雪賦>》:「藹藹浮浮,瀌瀌奕奕。」
    李善注引《廣雅》曰:「藹藹奕奕,盛貌。」
    宋·蘇軾《和答龐參軍》:「奕奕千言,粲焉陳詩。」
    明·歸有光《送嘉定丞魯侯序》:「儀觀偉然,輿馬奕奕。」
  3. 美好貌。
    《詩‧魯頌‧閟宮》:「新廟奕奕,奚斯所作。」
    鄭玄箋:「奕奕,姣美也。」
  4. 閑習貌。
    《詩‧小雅‧車攻》:「駕彼四牡,四牡奕奕。」
    孔穎達疏:「諸侯駕彼四牡之馬而來,其四牡之馬則奕奕然閑習。」
    漢·張衡《東京賦》:「萬舞奕奕,鍾鼓喤喤。」
    《舊唐書‧劉子玄傳》:「長裾廣袖,襜如翼如,鳴珮行組,鏘鏘奕奕。」
  5. 光明貌;亮光閃動貌。
    南朝·宋·謝惠連《秋懷》詩:「皎皎天月明,奕奕河宿爛。」
    唐·韓愈、孟郊《贈劍客李園聯句》:「山磨電奕奕,水淬龍蝹蝹。」
    冰心《斯人獨憔悴》:「這時穎石臉上火熱,眼淚也乾了,目光奕奕的一直說下去。」
  6. 精神煥發貌。
    宋陳師道《寄鄧州杜侍郎紘》詩:「請公酌此壽百年,奕奕長為此邦伯。」
    《花月痕》第十回:「荷生這會覺得眉飛色舞,神采愈奕奕有光。」
    羅旋《紅線記》一:「大家見這位負傷的將領仍像往日那樣精神奕奕,胸懷豁達,談吐風趣。」
  7. 猶施施,緩行貌。
  8. 憂愁貌。
    《詩‧小雅‧頍弁》:「未見君子,憂心奕奕。」
    孔穎達疏:「奕奕,憂之狀。」
    南朝·梁·劉孝綽《上虞鄉亭觀濤津渚學潘安仁河陽縣詩》:「中來不可絕,奕奕苦人腸。」

出處[編輯]

使用[編輯]

示例[編輯]

[1] 

用法說明[編輯]

相關詞彙[編輯]

  • 近義詞:
  • 反義詞:
  • 派生詞:神采奕奕
  • 同音詞(現代標準漢語):
  • 相近詞彙:
  • 常見詞語搭配:

翻譯[編輯]